首頁 > 醫(yī)藥管理 > 藥企經營

《三國》用人之道對現(xiàn)代企業(yè)管理的啟示

2011-04-22 11:09 來源:中國醫(yī)藥營銷聯(lián)盟 我要評論 (0) 點擊:

核心提示:三國中用人的一個總綱領是要求“德才兼?zhèn)洹??!安拧碑斎皇侵溉怂哂械母鞣矫娴牟鸥?“德”則是古人所強調的“忠孝仁義信”。

三國中用人的一個總綱領是要求“德才兼?zhèn)?rdquo;。“才”當然是指人所具有的各方面的才干;“德”則是古人所強調的“忠孝仁義信”。

雖然從表面看來,曹操用人偏重于“才”,他發(fā)布的三次求賢令 都貫穿著唯才是舉的思想,曹操指出:“夫有行之士,未必能進取,進取之士,未必能有行也。”“負污辱之名,見笑之行,或不仁不孝而有用兵之術,其各舉所知,勿有所遺。” 然而,這僅僅是為了擴大招攬人才的范圍。在真正面臨取舍時,作為一個人才戰(zhàn)略家,曹操還是將人才的德行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。

曹操對盡忠守孝的人的解釋是:一個孝順父母的人,難道會不忠于君主嗎?一個忠于故主的人如果為我所用,難道就不能忠于我嗎?因而作為曹魏集團的最高統(tǒng)治者,他用人最看重的是“忠孝”。而身處亂世之中,其本人的出身又非士族,故而不看中人才的仁信與其它方面,曹操斬呂布而釋張遼就是一個明證。曹操于下邳城生擒呂布及其部將張遼,呂布驍勇善戰(zhàn),當世無敵,但背主棄義,品行低劣,故曹操殺之而不敢用之;張遼乃呂布部將,忠心事主,慷慨求死,曹操反而舍衣賜坐,張遼遂降,終其一生為曹操馳騁疆場,并立下了汗馬功勞。曹操可謂知人也。

曹操知人之明,亦由其慎用司馬懿為逆證。終曹操一生,司馬氏不得重用,只因曹操知其心高志大,權重必生二心,而曹操之孫曹睿,竟然托孤于司馬懿,司馬氏固才智高絕,足以輔佐朝政,然其父子三人專權跋扈,不遜于董卓、曹操當年。背義賣主,盡殺曹氏宗族,操縱幼君于股掌之上,后終以晉代魏,足見曹睿所托非人。

觀東吳托孤亦然,孫權將死,托孤于太傅諸葛悖諸葛恪乃諸葛瑾長子,幼年早慧,聰穎過人,甚得孫權器重。才固過矣,然德未必盡然。諸葛瑾見其才盡露于外,嘆其“非保家之子” 。諸葛亮亦知“恪性疏”,書至陸遜,謂其不可典主糧谷。爾后諸葛恪竟然盡掌東吳軍政大權。適逢魏軍南侵,破魏于東興,并試圖乘勝直取中原,結果攻城不下,大敗而歸。身為主將,軍敗不先責己,而恐朝臣議論,收集眾官將過失,威懾群僚,并任用親信統(tǒng)領御林軍。終被東吳宗室孫峻誘而殺之,全家遭滅門之禍。

而觀白帝城劉備托孤于孔明,可謂得人矣。同是以幼君托老臣,諸葛亮職雖為臣,代君行令,事凡庸之主,攝一國之政。令出于相府而不出于宮廷。觀其表象,與魏、吳托孤又有何不同?然而諸葛亮不單有管仲之才,更有周公之義;諸葛亮專權而不失禮,行法嚴而國人悅服,此不同于司馬氏之處;諸葛亮己有功則讓下屬,下游闕則躬其咎,攻戰(zhàn)失利則上表罪己,自貶丞相,此不同于諸葛恪之處。故而上能不生疑心,下能不興流言。才高卻多謙遜,功高但不壓主,諸葛亮可謂德才兼?zhèn)?,而劉備可謂是知人得人之人。

諸葛亮本人用人也是堅持德才兼?zhèn)洹⒌轮赜诓诺挠萌藰藴?。他為蜀漢推薦、提拔了不少忠直之士、英俊之才?!度龂?蜀志-姜維傳》里,裴松之曾在注里引用郭頒的《世語》:時蜀之官皆天下英浚諸葛亮力薦的龐統(tǒng)、法正、蔣琬、劉巴、姜維、向寵等一大批優(yōu)秀人才,他們以對蜀國的忠貞不吠非凡才干而著稱,并在軍政的重要位置上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貢獻。

諸葛亮在世之時,雖重用魏延、楊儀二人,深知二人皆有過人之才,然其密表劉禪曰:魏延“性矜高”,楊儀“性狷狹” 。在他看來,兩人都不能團結人,是有才“缺德”;他在世尚可制衡二人,他去世則無人制之。所以諸葛亮臨終遺表屬意蔣琬咨政,姜維領兵。諸葛亮在《與蔣琬書》中稱姜維“既有膽義,又深解兵意。此人心存漢室 ,而才兼過人 。 ”諸葛亮雖死,蔣琬、姜維等共同輔佐劉禪,使蜀國邊境無虞達29年之久。蜀國地小偏安,仍能以數(shù)萬之眾連連采取攻勢,使魏國的數(shù)十萬軍隊只能堅守,要不是蜀主孱弱,天下還不定是誰的呢。

諸葛亮不僅重于實踐,更圍繞用人這個問題,從理論上進行探討和總結,從而大大豐富了中國古代的用人思想,這對于現(xiàn)代如何鑒定、培育和使用人才也具有借鑒意義。他的著作《將苑》就集中體現(xiàn)了他注重德才兼?zhèn)涞挠萌藰藴省?/p>

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單頁閱讀

Tags: 企業(yè)管理

責任編輯:蕓兒

已有0人參與

聯(lián)盟會員評論

用戶名: 快速登錄
圖片新聞
中國醫(yī)藥聯(lián)盟是中國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醫(yī)藥在線組織,是醫(yī)藥在線交流平臺的創(chuàng)造者,是醫(yī)藥在線服務的領跑者
Copyright © 2003-2017 中國醫(yī)藥聯(lián)盟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