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醫(yī)藥管理 > 藥企經營

藥品零售讓市場之手選擇是否降價

2011-12-22 09:03 來源:醫(yī)藥經濟報 作者:戴緒霖我要評論 (0) 點擊:

核心提示: 最近不斷有媒體曝光,很多藥品零售價是出廠價的十幾倍甚至幾十倍,藥價高又成了一個社會熱點,為此國家發(fā)改委又開始醞釀第29次大降價。然而,一個基本事實擺在面前,那就是在藥價高的同時,不少安全有效、臨床急需的藥物又因為價格太低而退出市場。

 最近不斷有媒體曝光,很多藥品零售價是出廠價的十幾倍甚至幾十倍,藥價高又成了一個社會熱點,為此國家發(fā)改委又開始醞釀第29次大降價。然而,一個基本事實擺在面前,那就是在藥價高的同時,不少安全有效、臨床急需的藥物又因為價格太低而退出市場。于是有某些“道德家”站出來指責這些商家:為什么賺錢的東西你們才生產,不賺錢的就不生產,完全沒有一點社會責任感!

   現代很多人在談論道德的時候,總喜歡說“人心不古”,總以為古人總是重“義”而輕“利”,且對“利”的追求一定會損害對“義”的追求。其實“天下熙熙皆為利來,天下攘攘皆為利往”,即使孟子說過舍生取義,那也只是在極端情況下二者不可兼得的時候。

  孔子說:“君子喻于義,小人喻于利。”誰是君子?管理者也;誰是小人?接受管理的人。這里的“君子”、“小人”與孔子所講的“君子懷德,小人懷土。君子懷刑,小人懷惠”里面的“君子”、“小人”是一個意思。當然有人會說,既然“君子喻于義,小人喻于利”,是不是只有“小人”會追求利,而“君子”不需要利呢?孔子沒有這樣說。我的理解是,“君子”是通過管理別人來謀生的,離開“義”就沒法管理好別人,所以追求“利”的過程中不能不講“義”。也就是說“義”本身就是“君子”最大的“利”。

  顯然,中國的傳統(tǒng)道德里“義”“利”之間基本是一致的,并沒有必然的矛盾,因“利”而犧牲“義”應受到譴責,不過沒有“利”的“義”卻很難行得通。

   記得李敖先生就批評過這樣的人。當很多人勸說慰安婦不要拿日本人的錢跟他們和解,卻沒有人能真正理解這些慰安婦的實際困難,李先生毅然拿出自己的一百件珍藏品進行拍賣,將拍賣所得的收入交給這些慰安婦,讓她們不要拿日本人的錢,進而保住了我們中國人的尊嚴。

  我想,同樣的道理,對于那些被逼退市的藥品,挽救他們的唯一辦法其實就是漲價,就是要讓它們能夠賺錢。目前的基本藥物使用率太低,甚至很多基本藥物在市場上找不到,不能不說這跟有關部門對基本藥物限價限得太厲害有關。如果藥物不賺錢,廠家不愿意不生產,到哪里去買這些藥物?

  出于保障草根階層基本住房權益的目的,很多國家曾對租金進行過管制。租金管制的負面影響很明顯:一是住房出租收益下降,投資人尋找其他投資機會,從而導致住房出租業(yè)萎縮;二是房東提供的服務質量變差,房屋得不到良好的維修。面對租金管制造成的負面影響,英國保守黨在1987年的競選宣言中指出,租金控制固然是用意良好,但造成了私營租賃市場的顯著萎縮,妨礙了經濟發(fā)展,并在1998年推出的《住房法》中實現了保守黨競選時許下的諾言,所有的新出租住房業(yè)務可以與租戶自由洽商租金。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·斯蒂格利茨還將紐約租金管制作為政府失靈的案例編入了其所著的《公共部門經濟學》。

  房屋租賃市場是這樣,藥品市場又何嘗不是?有時政府出于好心要維護公眾利益,卻會出現政府失靈,何不如讓市場自己去安排自己的事情,情況反而會更好。在“利”的支持下,“義”會成長得更好。

 

Tags:藥品零售價 管理

責任編輯:露兒

已有0人參與

聯盟會員評論

用戶名: 快速登錄
圖片新聞
中國醫(yī)藥聯盟是中國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醫(yī)藥在線組織,是醫(yī)藥在線交流平臺的創(chuàng)造者,是醫(yī)藥在線服務的領跑者
Copyright © 2003-2017 中國醫(yī)藥聯盟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