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提示:俗話說“氣海一穴暖全身”,氣海又有“性命之祖”、“生氣之源”的美譽??梢哉f,它是上天賜予那些先天不足、體質(zhì)虛弱之人的寶貝。
俗話說“氣海一穴暖全身”,氣海又有“性命之祖”、“生氣之源”的美譽。可以說,它是上天賜予那些先天不足、體質(zhì)虛弱之人的寶貝。
在《三國演義》中有個著名的戰(zhàn)役叫“官渡之戰(zhàn)”,這是以少勝多、以弱勝強的經(jīng)典戰(zhàn)例。當時,曹操只有一萬人,袁紹卻有十萬人馬,兵力懸殊太大。可曹操卻戰(zhàn)勝了袁軍,因為他派人燒掉了袁軍在烏巢所囤積的糧草。為什么把糧草燒掉后,袁軍就會大敗呢?因為軍中無糧則人心動搖、失去了斗志,哪能與敵人抗爭呢。
心身安康背后的默默奉獻者——氣海穴
接下來我要講的這個穴位看似和養(yǎng)神無關(guān),但它卻像上面所說的“糧草”一樣,在幕后為我們的心神安康起著重要的保障作用,那就是氣海穴(肚臍直下約一寸半)。氣者,氣態(tài)物也;海者,大也。氣海的原意是指任脈的水氣在此吸熱后氣化脹散。“氣為血之帥”,氣能推動精血水谷運行滋養(yǎng)周身,這樣,五臟六腑才有足夠的精力去各司其職。
若小腹脹滿,就意味著腹中的精谷無法送達全身,心腦無法得到滋養(yǎng),所以,人就會感覺全身乏力、無精打采。
腹部脹滿、消化不良、大便不通,多按氣海穴
說到氣海,可能有些人感覺比較陌生,但我一說“丹田”,大家都知道它在小腹上。事實上,氣海穴就是下丹田的別稱。丹田是道家修煉精氣神的一種術(shù)語,道家對這個部位非常推崇,尤其是下丹田,他們認為這是“性命之祖”、“生氣之源”。確實,氣海穴是真氣升降開合的樞紐,是儲存真氣的重要部位。因此,如果出現(xiàn)腹部脹滿、消化不良、大便不通等癥狀時,就可以多按摩氣海穴。
有一次,半夜有個朋友打電話過來,說她丈夫因為喝酒太多,腹部脹痛。于是,我就告訴她不要著急,用左手心壓右手背,然后用右手帶動左手以順時針方向按摩小腹的氣海穴。還沒過5分鐘,她丈夫就說要上廁所了。大便之后就躺在床上沉沉地睡去了。
“氣海一穴暖全身”,就是說氣海具有溫養(yǎng)、強壯全身的作用。對先天不足、后天失養(yǎng),體質(zhì)虛弱韻人來說,經(jīng)常按摩氣海穴就能起到良好的療效。如果加上艾灸或拔罐,效果會更明顯。
其實,氣海穴搭配著別的穴位治療范圍更大。比如說,它配上三陰交可以治療遺精、夜尿,配上足三里可以治療氣短,配上合谷穴可以治療胃下垂等。
氣海穴
氣海穴是補氣的要穴。氣海,任脈水氣在此吸熱后氣化脹散從而化為充盛之氣,因此,本穴如同氣之海洋,所以得名氣海。
氣海穴在肚臍直下大約一寸半,中醫(yī)認為此處是人體之中央,是生氣之源,人體的真氣由此而生,所以對于陽氣不足、生氣乏源所導致的虛寒性疾病,按摩、針灸氣海穴往往具有溫陽益氣、扶正固本、培元補虛之功效。
《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》云:“正氣存內(nèi),邪不可干,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。”說到邪,其中濕邪常在疾病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。體內(nèi)有了濕邪,就會阻滯氣機,病癥就會因此產(chǎn)生。而氣海穴作為人體中陽氣蒸發(fā)陰液的關(guān)鍵之處,對于濕邪為患、氣機不暢所導致的各種疾病——如繞臍腹痛、水腫鼓脹、脘腹脹滿、大便不通、遺精、陽痿、疝氣、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、痛經(jīng)、經(jīng)閉、產(chǎn)后惡露不止、形體羸瘦、腰痛、食欲不振、兒童發(fā)育不良等,具有較好保健效果。經(jīng)常按摩氣海穴,能使全身皆溫、臟腑皆潤,促進腸胃蠕動、氣血順暢,強化肝臟及消化道功能。
責任編輯:蕓兒